大学“中学化”背后是大学管理的多重“无奈”
2025-04-21 10:29:44? ?来源: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据半月谈报道,高校组建家长群、给家长寄成绩单、学生未经允许不准出校门……近年来,一些高校的新校规屡屡引发社会对于高校管理“中学化”的讨论。不少大学生吐槽自己被“圈养”;受访高校老师则表示,这是为解决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律性和责任心的无奈之举。 其实,大学“中学化”,还不只出于解决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律性、责任心的“无奈”,还有另外两方面的“无奈”:一是部分家长要求大学对学生学业负责,指责大学没有从严管理;二是舆论关注大学生的校内外安全,对于大学生节假日、双休日在校外发生安全事故,也要求学校担责。显然,遏制大学“中学化”,让大学生有自主学习、自主发展空间,除了要求大学转变教育、管理思维外,还必须给大学松绑,明确大学的责任边界。 大学“中学化”,显然不适合大学生成长,大学不是不知道这一道理。而明知不适合大学生发展却采取“中学化”管理方式,则是“现实所逼”。需要注意的是,大学“中学化”并不是个别大学的做法,带有一定普遍性,而且在质疑声中,近年来采取“中学化”管理方式的大学越来越多。 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性、责任心,当然是一方面原因。本来,针对这种大学生自律性、责任心缺失,大学应该采取教育、引导的方式。比如,建立学业导师制,为每个学生配备学业导师,加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,引导每个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业目标,做好时间管理。但是,这需要一个过程,并要求大学改革教师评价体系,促进教师投入精力重视学生教学。尤其是考虑到我国基础教育对学生的自主学习、自主管理能力培养不够,大学应该补上这一课。 但在现实中,大学补上学生自主学习、自主管理培养这一课,除了面临改革教师评价体系,破除校内唯论文、“重学术研究,轻教育教学”的阻力外,还要面临两大阻力。 一是家长从关注高考升学,进一步发展到关注本科考研,当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出现学业问题,家长就会将责任推给大学。在这一背景下,大学家长群“应运而生”,大学对大学生实行“中学化”的打卡管理,并把考试成绩寄给家长。虽然这种管理方式效果并不理想,但大学可以借此向家长表明,已经采取了“严格”管理方式。 二是大学生只要在上大学期间,发生意外事故,家长和社会舆论都要求学校承担责任。如大学生在双休日离开校园到校外参加聚会,在法定假日约同学外出旅游,这都是作为成人的大学生的自主权利,大学无权要求学生不准离开校园,或者要求学生必须申请、报备。然而,近年来,对于大学生在校外发生意外事故,家长和部分社会舆论,不分青红皂白地要求大学必须承担责任,大学也被推到风口浪尖。面对“问责压力”,大学该如何选择? 道理很简单,如果家长指责学生沉迷游戏、手机,是因为学校没有尽到管理责任,那学校能做的就是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,以及晚上10点前断电断网;如果家长和社会要求学校对学生校外安全也负责,那学校就只好对学生进行圈养,不准离开校园。 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中小学当前面临的办学困境。中小学对学生实行圈养管理,主要原因,除了追求提高考试分数、升学率之外,也是为了应对“问责压力”。由于学生只要在校内发生安全事故,就要追究学校责任,因此,学校就尽量取消有安全风险的户外活动,包括体育活动、劳动实践活动等。 因此,面对大学“中学化”,除了要求大学要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、自主性出发,调整管理思维,尊重学生的权利外,还需要基础教育也做出转变,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、自主管理能力作为“育人”的重要内容。更重要的是,要清晰界定学校的责任,不能把学校不该承担的责任也推给学校,要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。只有学校教育、学生、学生家长各尽其职,才能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本位,采取符合教育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现代管理措施。 (作者是知名教育研究学者)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