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视问政是“治吏”平台
www.fjnet.cn?2013-06-19 07:13? 杨于泽?来源: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
武汉市今年电视问政的“期中考”初定于7月2日“开考”。“十个突出问题”被归纳为作风、执法、服务、管理、环境五大板块,五天时间,相关市领导与部门负责人将接受市民代表与专家的考问。 电视问政办到现在,已经是第3个年头。治庸问责没有终结时,电视问政还会一年一年办下去。考虑到武汉推行治庸问责的庄严承诺,以及这一项工作要达到的真正效果,有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。 电视问政年复一年,如何更上层楼,而不致成为一个每年照例都有的考试项目?电视问政如何避免出现疲态?长此下去,被问政官员是否还会有过去的忐忑不安,问政者还会不会有昔日的意气风发,观众还会不会有“围观”参与的新鲜感?越往后,这样的疑惑可能更多。 问政关键在“问”,但它以“电视问政”的形式出现,电视节目的属性已经对“问”构成多种约束,人们可能不那么容易“畅所欲问”。这是一档节目,时长被限定为100分钟,而被问政官员每场少的6人,最多有20人之多,这会不会意味着很容易过关?有的官员参加节目多了,被问多,得到锻炼成长是一方面,但会不会积累了经验,悟出了应付的诀窍?电视问政是动真格,会不会久了就成了节目上动真格,下来后照旧?会不会台上流汗,回去后还是一身轻松? 事实上,过去两年,我们已经看到,有的问题在电视问政上火药味十足,现场承诺并得到解决,但过后,类似问题又出现了。电视问政只是选的案例不同,但问题还是那些问题,这就不足以体现武汉开展治庸问责的根本目的。 “电视问政”主要不是一档官员与民众互动的直播节目,这是一个平台,通过这个平台,职能部门向市民报告工作,接受人民的考评。电视问政的价值也不在电视直播,其本质可以被理解为一种“吏治”新形式。用政治系统理论来分析,政府及其官员构成一个政治系统,如果这个系统封闭运行,它就会失去动力,运转效率就会低下。公开自己的作为,接受民众的监督,反思自己的工作,这是推动政府运转的动力机制。 电视问政是武汉的一项创新之举,坚持三载,已经成为武汉在全国叫得响的一个政府创新品牌。经常有人指责官员,但要让官员尽职尽责,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在电视演播室呈现一个众目睽睽的现场,这是职能部门向民众交账,接受人民监督的延伸。反过来说,电视问政不仅要打响品牌,坚持下去,更为关键的是要以之刷新武汉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,形成事在人为、人人有为的政治环境。现在武汉铆定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,百事待举,民众于政府寄望甚殷。广大党员干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,他们出不出力以及出多大力,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武汉发展的质量与成败。电视问政,不仅要让他们脑门上冒汗,还要让他们坐不住,一门心思奋蹄向前。 电视问政不是向市民提供娱乐,它指向的是庸懒散的痼疾,所对接的是人民参与、监督的热情,以达到吏治上的实效。带着这样的问题感,心里有这样的格局,电视问政才能更上层楼,治庸问责才能不断往前推进。 |
- 心情版
-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
- 查看心情排行>>
- [ 12-25]电视问政不能止于眼球效应
- [ 12-03]怎样认识和参加“电视问政”
- [ 09-10]电视问政成治庸平台 舆论监督催生“马上就办”(图)
- [ 08-31]“电视问政”要“问”出实效
- [ 08-30]中国多地官员“出镜应考” 电视问政获舆论赞扬
- [ 08-24]湖南郴州首启电视问政 官员冒汗“参考”(图)
- [ 08-22]期待“电视问政”唤醒更多“责任心”
- [ 08-22]"电视问政"直播:"麻辣教授"问得官员冒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