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引导学生“致即将失去的高中”
www.fjnet.cn?2013-06-06 16:49? 徐 娟?来源: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
或许就要高考了,留下这些学习资料没有多大的用处;或许备考时长期处于的心理紧张状态,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;或许这是学校的“传统”,学子们把此举当作向高中阶段挥手作别的象征……作为一名“过来人”,笔者理解这些毕业生的情绪,却很难接受他们的举动。 其实,“毕业扔”、“毕业撕”现象由来已久,但与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相比而言,这种举动却很难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在高考面前,教育的育人功能早已被其选拨功能所掩盖。在不少人的眼里,只要学生考出好成绩,金榜题名不负十年寒窗,扔校服、撕课本这样的举动都可以得到理解和宽容。反过来看,在现行的人才选拨考试体制下,学生们的这些举动,其实也是一种“报复”考试的偏激行为。 从一定意义上讲,陪伴自己的书本、承载知识的资料、留下记忆的校服,都值得学子们好好珍藏。尽管笔者参加高考已20多年,几经工作变动和住址搬迁,但依然留下了为数不少当年的课本和资料。每每看到它们都会浮想联翩,带我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,激励着自己不断努力前行。再者说,这些课本资料完全还有再利用的价值,“毕业扔”、“毕业撕”不仅会破坏环境,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。 从林林总总的“毕业扔”、“毕业撕”中可以看到,如何引导学生“致即将失去的高中”,是我们教育中暴露出来的一大问题。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,缺乏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,在缺乏约束的环境里做出这些举动,不能单纯以道德标准来评判这种行为。但作为学校和家庭,必须要有提前预见的意识,指导孩子正确对待学习和考试,引导孩子合理疏导情绪,理智释放压力,多在管理、教育和引导上下功夫。 目前,普通高中面向毕业生的活动并不多,学校对毕业生几乎没什么管理。在这段“真空期”,为毕业生营造“毕业文化”很有必要。作为学校和家庭,可以在高考前后组织引导毕业生把课本、学习资料和日常生活用品捐给低年级和困难同学;针对高中毕业生的特点,组织开展一些回忆校园生活、感恩回报母校、了解接触社会的相关活动。这些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和有规律的适度放松,不仅可以使毕业生过剩的精力有一个健康的“出口”,给他们今后的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,更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高中向大学的过渡。 |
- 心情版
-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
- 查看心情排行>>
- [ 06-06]探秘高考试卷保密室 24小时监控防盗护栏封闭 组图
- [ 06-06]高考,我们来了!全国各地考生迎高考
- [ 06-06]缓解高考焦虑 改革当有实质突破
- [ 06-06]上海地铁确保“两考”行至考场附近减速降“嗓门”
- [ 06-06]毕业旅游流行“私聊”团 一些线路仅收学生群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