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分别后,吴焜仍忘不了杨瑞年对他的精心照料,印象中只有孩提时妈妈才对他这么关爱过。他随身珍藏着她的照片,照片上的杨瑞年,穿着一身军装,妩媚中透着刚毅,十分可爱。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,在战火纷飞的非常年代,通过书信互相勉励,心越靠越近。但吴焜给杨瑞年写信是有顾虑的。他知道杨瑞年读过大学,而自己却没什么文化,生怕自己写得不好被人笑话。一次,吴焜特地找时任“江抗”秘书长的陈同生帮他把信修改修改。陈同生读完他的信,对他说:“你的信写得很好。没有风花雪月,但洋溢着真实的感情,她看了一定会更爱你。‘相知贵道义,结交岂论文。’我看小杨是很有见地的,她不在上海的家过温暖日子,跑到抗日部队来,她不爱那些文人学士,而爱上了你这个长征英雄。你们的前途一定美满、幸福。”陈同生为他改了几个错字,删去一二处语法上显然有毛病的句子,便把信还给他,并说:“改多了便失去你的原意,失去你说话的味道,现在这样便很好了。”
吴焜把信重抄了一遍,寄出了。但战事频繁,这饱含着真挚情感的信,是否飞到了小杨手里,不得而知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吴焜和杨瑞年既然选择了革命,就不得不接受不再聚首的现实。
吴焜真战士
刚调到六团时,吴焜和个别战士相处得并不和谐。原来,由于闽东红军游击队长期坚持山区武装斗争,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,对外来的干部不大信任。吴焜是四川人,又是八路军派来的,找干部战士谈话,常常因语言障碍而产生隔阂。吴焜对此并不灰心。他在训练中吃苦在前,以身作则,在战斗中指挥灵活,奋勇杀敌,逐渐取得了战士们的信赖和支持,威信日益提高。特别是吴焜豪爽、不拘小节的性格,使得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起。有个警卫员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入伍的红小鬼,从吴焜到六团工作时就跟随吴焜。他平日做勤务工作稍有差错,吴焜就会毫不留情地狠狠批评他,但他对吴焜却始终忠心耿耿,连背后的怨言都听不到一句。人们都感觉奇怪,直到顾山战斗中,这个年轻的警卫员被敌人的枪弹夺去生命,吴焜抱住他的尸身,在月光下整整痛哭了一夜,第二天眼睛都红肿得睁不开了,大家这才恍然了解他对部下的挚情。吴焜亲自掩埋了战友的尸体后,含泪发誓:“你们的鲜血不会白流!”
1939年9月,我军为避免与“忠救军”摩擦,减少消耗和损失,遂向江阴方向转移。不料,途经江阴马镇乡湖塘里一带时,突遭顽军二部侧击,吴焜头部中弹,未及留下片言只语,便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献出了生命。得知噩耗,从战士到干部,无一例外全都痛哭失声。
吴焜牺牲后,“江抗”总指挥部举行了追悼会,陈毅特地到会致悼词,表达对烈士的哀思。他的英雄事迹被文艺工作者创作为文艺作品,在中华大地传唱。1985年清明节,江阴市人民政府在定山建立了吴焜烈士纪念碑。(杨 洪)
|